【皓媽(自閉症大齡媽媽的反思)】:瑾心老師DTT自閉症教學學習心得分享-TEACCH
- Published in 大齡媽媽的反思
結構化教學,並不是一個特殊的教育。我們看到的正常孩子到了學校的環境,學校本身也是一個結構化教學的環境。
是因為自閉症的孩子沒有語言,所以我們就要善用視覺提示來進行溝通。
在家裡結構化的環境也能符合孩子進入學校的環境,如上述所提到的,因為學校的教室就是一個結構化教學的空間。
結構化教學(TEACCH)的定義:
- 完全依靠視覺提示。
- 以提供工作系統的規律性,獨立性,預測性。
- 不需要強調口語的溝通。
- 也不需要促進與人的社交互動。
- 適合低口語及非口語自閉症患者的職訓基礎。
- 是通過安排有組織、有系統的學習環境設計,並儘量利用視覺提示,透過「個別化」教學計畫,建立並訓練自閉兒童能獨立工作的系統、習慣,以訓練他們能「融入集體」和社會的「規律化制度」。
- 該方法主要針對在語言、交流、感覺、運動、認知等方面進行設計,使自閉兒童對環境、對教育內容的訓練能理解以能執行。依據DTT,我們更能瞭解,為何要先提供桌上的視覺教學,再延伸至聽覺的訓練。因為,DTT要先預備一個孩子能夠進入到自學的基礎;DTT教育最不希望的是,孩子依賴有父母在身邊才能學,而且「人的存在」是最難被撤退的增強物,更可怕的是,還會引爆另外一個問題行為的發生:就是孩子明明會,也故意說不會,行為的目的就是為了把父母留在身邊!
- TEACCH 教學課程的特點,是設計「個別化的訓練」內容,強調訓練場地或家庭傢俱的擺設佈置。注重訓練程式的安排有獨立完成能力、和活動的視覺提示。
- TEACCH 教學方法上充分運用語言、身體姿勢、提示、標示、圖表、文字等各種方法,以增進兒童對訓練內容的瞭解和掌握。
結構化教學,能延伸至孩子日後可以獨立的做自己的計畫表!按照一定的流程完成一項工作或目標。
從家庭的結構化的環境開始,裝備自閉症孩子日後更容易適應學校教室的結構化的環境。
圖片示範:結構化環境的視覺提示,能預備自閉兒開始廚技訓練,能對物品的標示、擺放收拾的位置有清晰的瞭解,而不需要依靠父母或教練在身邊做言語或肢體上的隨時提示;不要忘了“人的同在”是最難撤下的提示!
延伸閱讀: